“现在适中的天更蓝了。”24日,新罗区适中镇保丰村党支部书记谢志彬高兴地对记者说,“过去村里有机立窑水泥企业3家,现在全关了。”
截至今年11月底,随着最后一批18家机立窑水泥企业全部关闭,新罗区共关闭机立窑水泥企业62家,实现所有机立窑水泥企业全部关闭。
从关闭落后水泥国企开始
上世纪90年代初,地处山区的龙岩凭着资源优势,大上乡镇企业,以机立窑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蓬勃发展。至2006年,新罗区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发展达到最高峰,有大小建材企业近百家。2011年,该区建材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占到经济总量的近四分之一。
然而,国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机立窑水泥企业因污染严重亟需整治,压力巨大。但是,新罗区没有因此放慢关停脚步,而是下定“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推进机立窑水泥企业关闭工作。
2006年12月关闭工作启动实施,市、区政府从关闭国有机立窑水泥企业入手,率先关闭福建麒麟水泥厂,接着又关闭东宝山水泥厂……为配合关闭工作,该区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拿出3亿元用于安置下岗工人等工作。
让位先进技艺,进军第三产业
从“十二五”开始,国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再批准上马机立窑水泥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新罗区抓住国家扶持产业升级的机遇,一方面严控水泥产业总规模,一方面把淘汰出来的份额让给新型干法水泥企业,龙麟二线、三线,新丰、蓝田、华润等一批旋窑水泥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
该区还抓住国家扶持发展预拌砂浆、禁止现场搅拌的有利时机,引导华龙水泥厂利用原关闭淘汰的机立窑生产线场地,转型生产干混砂浆,建成全省首家大型“三位一体”新型建材企业。
机立窑水泥企业关闭后,老板们或经营汽车4S店,或开发房地产,积极投身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