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地下空间防水技术论坛举行
当前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可以改善地面环境,推进城市空间的立体开发,解决城市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施工扰民、地下管线综合利用等问题,不过,地下空间的工程结构设计需要具备耐久性,因此,其防水等级要求较高,与地上相比较难实施,加上渗水率长期居高不下,如何做好地下空间防水?针对上述问题,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廊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王恒栋、浙江省建筑防水协会副会长胡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地下工程分院副总工陆明、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高工冀文正等著名地下建筑防水工程专家,就地下空间防水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论坛吸引了包括建筑师、设计师、防水企业及相关专业人士300余人参加。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秘书长朱冬青在致辞中指出,地下空间的发展顺应国家大政方针,是防水行业新的机遇与挑战。行业应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势,加速转型升级。行业不仅要提供不漏的建筑,还要提供绿色、安全、持久的建筑。此次论坛是第14届上海国际防水展期间的重磅主题活动之一,已发展成为展会的品牌活动,得到众多从业人士的追捧。 王恒栋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其防水技术”为题,介绍了地下管廊的发展前景和一些对防水的工程诉求。他表示,建设综合管廊意义重大,可以消除“拉链路”的状况,集约化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保证城市地下管线安全,还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 胡骏作了“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的主要方法和聚氨酯防水材料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探讨了地下工程防水设防要求与防水等级、结构埋深的关系等问题,并与参会代表分享了近年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理念的发展与趋势。 陆明就“港珠澳大桥沉管法隧道防水技术”为与参会代表作了分享,介绍了沉管法隧道的防水设计要点,详细阐述了管节外包防水层设计,管节接头防水设计,管节本体的施工缝、变形缝、水下最终接缝、管节与岸边段接缝的防水设计,以及端钢壳等钢构件的防腐设计。 冀文正作了“建筑地下防水工程若干技术问题探讨”的主题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新《规范》修订的指导思想及主要内容,探讨了地下工程中存在的若干争议性问题,并指出此次《规范》修订中的三个理念转变:以防水材料为设计主线的思想转变为根据不同部位进行有针对性设防的理念;树立地下工程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根本,并根据防水等级设置加强防水层的理念;加强注浆防水作为行之有效的主动防水措施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