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检验检测产业高峰论坛开幕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任乔东在发言中指出,近几年来监管部门对检验检测行业的监管政策的松绑,是检验检测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监管部门今后的工作重点向上是“改革”,向下是“服务”。乔东对近期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进行解读,表示行政许可制度改革未来将会围绕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个方向进行。他还在发言中透露,未来将会推动“守信联合基地和失信联合承建制度”政策的落地,可能会对信用连续良好的单位实行免检,对守信、失信单位分类监管。最后乔东强调,接下来将会进一步规范评审人员的工作,规范监管体系。
SGS中国区总裁杜佳斌在随后的发言中介绍了第三方检测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他认为,在如今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存在危机,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顺应社会的变化而改变,否则将难以生存,即“顺时而谋”。他强调,第三方检测机构要有市场洞察力,能够发现市场机遇;要锻炼自身,能够借助自身优势继续腾飞;要能够在腾飞后保持发展,平稳落地。
华测检测集团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陈砚围绕检测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品牌建设,谈了第三方检测认证行业对社会的正向意义,他表示,第三方检测行业是一个良心的行业,做好了对社会有巨大贡献。
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总经理赵宏春从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品牌引领作用、标准化改革三个方面谈到对质检系统改革与创新、发展的理解。她表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标准、计量、检测检测、认证认可的特征是整体性、关联性和动态性。她重点介绍了品牌引领的作用。她表示改革就是要建立高效权威的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整合精简强制性国家标准,优化完善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提升在标准化舞台上的话语权、发言权。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院长周骏贵作了题为“新形势下国有检测机构如何构筑核心竞争力立足于第三方检测市场”的报告。他表示,当前公众眼中国有检测机构确实存在异地发展经验不足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软实力与硬实力难以同步提升、难以适应新时期员工成长需求的不断变化等现象。但国有检测机构也有优势,比如政策资源,只要资源要素集聚,就能形成“先发优势”,科技、标准、人才、检测也是核心竞争力。周骏贵表示,服务公益化、合作国际化、运作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是国有检测机构发展的新路径,他以本院的实际情况出发作了阐述。
钛和资本董事长潘晶在论坛上作了题为“第三方检测产业投资与整合”的报告。她谈到,检测产业并购整合的投资时代趋势已经来临。潘晶分析了新三板上市检测机构的情况、检测机构管理情况、上市公司国际化形势、国有检测机构改制等。潘晶表示国内检测机构亟须改变思想模式,提升机构管理水平。她预测未来竞争格局将会打破,未来3至5年内一部分小的检测机构将会逐步消失,相应也会涌现一批技术好、创新能力强的成长型公司。她还强调行业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人才